查看原文
其他

购溢香满屋的深山核桃 存荡气回肠的人间真情@朴舍最美食材云南行(一)

2016-10-07 朴舍 朴择

在比较过十余种或有机或野生的核桃后

这是脱颖而出的一款

皮薄肉厚,清香不涩,唇齿回甘

剥完会禁不住舔指回味

甚至,剥去的壳都舍不得扔,放在布袋里挂着

衣服、柜子,满满都是清香

和幸福的味道……


我相信美食会与幸福的人紧密联系

这位彝族深山的幸福女孩

来自全村唯一会说汉语的家庭

作为唯一一个考到北京,走出大山的孩子

经历众多公益组织历练后

她毅然回到了山里

她说,我的家乡更需要我


云南楚雄永仁县中和镇

他的苴村小直苴(zuo)村可薄组

一个导航上消失的地名

要怎样的千山万水,不畏艰辛

方能将美食运输到您的手中?

又怎样的青山绿水,幸福人家

方能孕育如此纯净美食,和清澈的心?


朴舍【最美食材发现之旅】云南第一站

相约彝族姑娘——李康丽。


返乡——只因大山的呼唤

李康丽,彝名依噜阿娜秀,意思是美丽的花。做为全村130名村民(分散在若干个山头和山间,有的是一户人家一个山头)中仅有的能够熟练用汉语交流的姑娘,她如何开始公益之路,如何走出去又走回来,我们都充满了好奇。



2016年9月4日,朴舍团队从北上广和大连出发,汇合在昆明机场。六个小时车程后,卸下行李开始徒步。手机开始没有信号。山路、夜路、雨路、负重,当时能见度很低,完全凭感觉走。遗憾没有更清晰的照片了。‍



我们不知道走多远才能到。康丽一直信心满满“快了,过了这个山……快了、过了这个山……”就这样一路被“骗”,终于到了康丽的家。这崎岖的美食和真理之路,我们都庆幸,没有人掉进沟里。


----公益之路的萌芽

这么闭塞的地方,“你是怎么接触公益的呢”,第一个问题由此开始。


“2009年初,高二,我受到一名大学教师的帮助,第一次离开县城,一个人到昆明参加了公益组织的活动。当时就是一群大学生把周边村一些土特产拿到昆明,给当时校园里一些认可食品安全,城乡互助等理念的老师和朋友。那是我第一次接触食品安全问题,城乡差异,乡村价值反思。对我的思想冲击非常大,也开始了我公益启蒙。”





*路遇骑着摩托车的小伙,

刚连人带车在山坡滑倒,

又爬起来,准备往镇上送辣椒


----在外面经历了什么

“在昆明的公益组织做了一年志愿者,又在北京的相关公益助农组织工作四年,可以说你的经历基本可以和公益有关,为什么呢?”


“到外面去的想法很简单,想看看大山外的世界,也想能更好的帮助乡亲。”





到达时已经快九点了,

康丽热情的家人用热乎乎的饭菜等着我们,

并贴心烤起了炭火,好感动,

寒冷、凌乱,满身泥水的狼狈,

全被此刻的热情融化。


——为什么回来

回到家的想法更简单,因为家乡更需要我。


受各种局限,合作社的经营并不理想,马上就面临解散。哥哥这几年坚持下来,已经非常不易,又几经周折,信心大受打击。我不想大家的努力就此付之东流。


我是属于大山的孩子,我从小生活在大山里,习惯了与自然为伴,对季节的判断是看山里长了什么野菜野果。我最牵挂的除了家乡,就是家人,我的故乡安好,我才可安心生活。感恩土地的供养,感恩家乡的一草一木,就这样,又毅然决然的回乡创业”。

美味——源于自然馈赠

第二天,我们开始前往水源地龙潭,探寻核桃之乡——楚雄,去找野生纸皮核桃。康丽说起核桃充满自豪。我们在她娓娓道来的核桃经中,又被“骗”了三个多小时的山路徒步。


1、好核桃,源于深山密林,天然无污染

云南楚雄自治州永仁县中和镇他的苴(zuo)村委会小直苴村可薄组,一个导航上消失的地方。而从这里出发寻找核桃树,仍需要用日均40公里的速度,才能将分散在深山方圆内的主要野生核桃树搜寻个大概,别说没有公路、马路,连人行路道也都是每次随机的,我们找寻的核桃树就是分布在这里。


遇河搭桥,就地取材




那天依然下雨,我们逆水而行,一夜暴雨让水流既湍急又轰隆隆的作响,像是在时刻威慑我们小心踏入他的领地。比昨夜的路更艰难,我们两次遇到湍急河流的阻碍,只能依靠康丽的哥哥和朋友在河中捞木搭桥而过,齐身的激流让我们看着心惊;比昨夜的路更悠长,在茂密的丛林中踱行,用砍刀披荆斩棘,拓路前行,趟过水没脚踝的草丛,从各种横断残木中钻、跨而过。



山路里断木丛生,

经常无路可走,砍刀的用处就在这里


整个行程,如果没有康丽和她家人的引导,绝对是分分秒秒迷路的节奏。



 好不容易找到一片相对集中的核桃树区,

大概有9棵核桃树



 经历遇山劈路,遇水搭桥,

终于看到这么多棵百年核桃树,兴奋之情溢于言表


这里的核桃树全部是野外自然生长,与大山的其他植物融为一体,和所有生灵一样,吸收天地灵气、日月精华,纯天然,原生态。


2、好核桃,传承彝族老树,代代相传

彝族在当地生活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。高海拔的彝族居住区(平均海拔1500米-2200米)夏秋多雨,冬春干燥,日照时间长,早晚温差大,为野生纸皮核桃提供了独特的宜居环境,所以在彝族神话传说中就有核桃的故事。


核桃对于彝族人民也是传家宝似的财富。因为树苗生长期漫长,从生长到结果,少则十年,多则二十年。好的核桃树一般都有几百年的寿命,老祖宗种的核桃树,至今都依然健在,供后人采收,享用,并供养。



核桃树要好好供养,

竖向裂纹是自然形成的,

横向裂纹是人为放气以利于它更好结果。


3、好核桃,贵在瓜熟蒂落,自然采摘

彝族村民靠山吃山,对自然和土地有着天然的敬畏。核桃在全部生长过程中,极少干预,不给核桃打药、不用化肥、除草剂。


核桃花期一般是在农历二月开始发芽、开花、结出小核桃,到农历八月底成熟脱落。大家耐心等待,直到全部成熟,方才采收。



自然成熟的核桃皮干净、显白


康丽哥哥告诉我们,自然采摘是核桃果实饱满的关键,却也是最难的一环。


“得抢时间,看天气,还得躲着天敌。掐准时间采收核桃,方可保证核桃果饱满,香味浓郁。”



成熟自然落地的核桃


自然成熟的核桃是刚好落地蜕皮或者马上落地的,太早采摘果实就不饱满,太晚果实老了,就不好吃。不及时收走就会腐坏,要不就被深山里的松鼠们大快朵颐了。而如果赶上大雨,正常的落果不仅会被冲走,还有很多尚未成熟的果实也会被打落下来,严重影响收成。


有经验的农户会选择在落果30%的时候开始用打核桃的方式完成收获,去除掉不好的两头,留下中间的精华。



打核桃:用长木棍敲打。

高处还需要爬树,具有危险性。


4、好核桃,遵循彝族传统,古法晾晒

“加工环节也很重要,主要是时间,要有快有慢。”李明忠继续向我们边讲解边演示。


快:新鲜核桃采收回来绝不过水,不漂洗,核桃采收当天必须马上晾晒,绝不过夜。这样方可保住核桃原始香味。



用柴火的方式进行熏烤,是彝族最传统的熏烤方式


慢:要用古法进行晾晒,用彝家自己做饭时的火气,大约6-7堆火,均匀熏烤,历时15天-20天不间断,慢慢烤干,绝无熏琉、无漂白。这是核桃特殊芳香的来源。这中间,每天都需要人工在47度的恒温环境下进行核桃的均匀翻整。而就像法国人坚信只有用脚踩踏酿出的葡萄汁才美味一样,彝家烘烤的传统也是用脚碾压翻整核桃,用来感知核桃的温度和湿度。



 
恒温熏烤核桃



人工翻整核桃,

在熏烤时期每天要翻整三次,早中晚各一次



合作社社员人工精心挑选

 

5、好核桃,凝聚全村的力量,完成运输

合作社距离可通车的地方还有一个多小时的山路,再到可以发快递的县城则至少还要两个多小时的盘山路。


收获的核桃,只能靠人背+骡驼+摩托车+汽车的方式才能出深山。这期间,几乎全村出动,齐心协力,将核桃运输出山。



山里运核桃的时候,全靠大眼睛的它了

(康丽家的骡子眼睛非常大,真的萌萌哒)

 
无法走车路,就小路用摩托车拉。



 
摩托车无法大量运输也没关系,

全村出动,少量多次,背出山,耐心地慢慢地来。

 

考验——无畏艰难险阻

2016年9月6日,朴舍团队完成拍摄任务,提早一天离开山里。当晚,山洪爆发。我们一边庆幸团队没有被困山里,一边为这两天结下深厚感情的彝族家人们干着急。


 

被大水冲垮的路段 


正常通往县城的公路,有塌方、泥石流,有桥被冲走,没法正常通车,核桃几乎不可能运出大山。



多个变电站和电站被大水冲毁,停电;



根据当地政府官方发布的道路和电站损坏的图片

 
大量的核桃树断枝、倒伏,

正常落果被大雨冲走,收成很低。



被大水淹没的家园 


即使这样,合作社社员白天收核桃,夜里烧火照明烤核桃,连日的暴雨增加了核桃的晾晒难度,一不小心核桃可能就发霉或者捂着了,合作社专门找人日夜不停的烧火,把核桃安全晾晒干。



趁大雨没有把全部核桃冲跑之前,抢收剩余的核桃。


年轻的合作社社员,硬是用肩膀扛着核桃趟过洪水,爬过山路,中间没有坏的公路上借用村民的摩托车,发到县城。不畏困难,不惧艰险,这核桃中也沉浸着彝家人的勤劳,勇敢,和满满的情谊。

    

幸福——信心来自于坚定

我们留给康丽的最后一个问题是,“坚持下来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?”

“信心吧。从合作社只有亲戚参加的5户,发展到现在的10户,农户的年均增收仅千元。山里东西出去,并不容易。如何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我们山里的好东西。这在有网络的外面很容易,对于不懂汉语的我们很难。


还有灾害,当遇到山洪或者天灾的时候,核桃就只能烂掉或者低价处理给商贩。


如何帮大家建立品控的概念,保护自然环境,引导和帮助村民不使用化肥农药,没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念都不行。这确实很难,但从我个人角度来讲,不想因为困难而退缩,既然怀着为家乡做些事情的愿望,回到这片土地,准备就此扎根,那么我和这里的父老乡亲就是一体的。我开始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,需要什么才会幸福。返乡创业是我幸福人生的另一个开始!”

 


朴舍志愿者们和康丽家人的合影


我们深深感受到,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,才是最幸福的事。


朴舍云南永仁站志愿者

摄影/陆志平 天机电子科技】联合创始人,业余摄影爱好者,行摄七大洲。

文案/李长荣   自然农法推广和爱好者,曾任国内知名连锁集团高管。

品控/薛遇芳  消费者团购/品鉴会发起人,长期探访多家有机农场。

后勤/刚好  【朴舍】创始人,【刚好公社】创始人。




朴舍是都市可持续生活教育站。扶持友善生产者,自然农法、有机、传统工艺等,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最佳产地,最佳口感的食材。朴舍考察团队的足迹已遍及百余家生产者,可持续生活讲座已让千余人受益。


2016年,朴舍开启【舌尖上的健康,最美食材发现之旅】公益考察。涵盖米面油蔬菜杂粮调味品中药滋补品等等。项目历时2个月筹备,8个月约200人次的支持,16处21次至少18个月的全国考察,30余名专业志愿者的付出。


我们已完成以下发布:

http://t.cn/R5v9ggl 山西陈醋一•考察篇

http://t.cn/R5v9sM4 山西陈醋二•鉴尝篇

http://t.cn/R5wLlwW 山西陈醋三•工艺篇

http://t.cn/Rt2RulD 稻事一•浸种布秧

http://t.cn/Rt7Hm4M 稻事二•插秧

http://t.cn/RtV1vc3 稻事三•耘田灌溉

http://t.cn/RcAW3c5 四川平武•中华蜂(一)


欢迎您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:

微信公众号posulife;

微博:朴舍的微博;

微信群:请添加微信ganghaogs申请入群,入群认证密码:吃货。

信任,支持,陪伴

人人心存善念,世界就会更美好!


感谢大家的关注。自今日起,我们将重新打通产品销路,帮助友善生产者和关注食安的朋友们,搭建诚信购物平台。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均可进入微店购买,以及支持考察众筹。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